暑假一展開,我攞住個超重的行李箱衝去機場趕飛機, 展開我8日的瑞典O-ringen之旅。
幸好,一切都很順利。到了第一個training area, 要自己選難度。
我怕自己應付唔到,就選張最簡單。(白色)怎料真係好簡單, 大部份路邊控制點,慢慢行半個鐘都已經翻咗來。之後, 緊係比人笑啦。我張圖比8歲細路玩都得。 最諷刺係我當日train 最簡單個張圖,但我2日後正式比賽,將會面對最難的賽程。 就是這樣就白白浪費了一次訓練的機會。
第二天,再到training area 2。今次自己選幾個控制點去。雖然用了不少扶手法, 不過同時也用了不少其他技術,例如attack point, catching feature etc.
AXA Youth Relay (同日)
我一生最難忘的回憶之一。
今年已是第十次開幕典禮後都會舉辦一個youth sprint relay。賽程只有1.2km。
一共四棒:
1st: H16
2nd: D14
3rd: H14
4th: D16
一行人到了體育館,我們「香港隊」紛紛跟著其他隊做熱身。 第一次見識其他國家定向人,真係大開眼界
話就話16歲,睇落成個18-20歲。大部份女仔都好高大, 男仔更加唔係講,「巨人」咁
而且,個個都超級fit
隨時我地跑全速係佢地熱身速度
搞到我地都驚驚地。最緊要唔好包尾
首先,參賽隊伍要進入體育館。
(呢個勁囉
成件事好似足球比賽)
佢會逐隊逐隊叫出來。
叫到HONG KONG TEAM
我地4個完全unprepare

傻傻地死死氣跑出去
更勁係全程有攝影機直播加close up
播上體育館大電視。(後來先知轉播埋全世界
)
跑到出去,個個都不斷在熱身區熱身。當我地停低休息時, 偏偏個鏡就close up 我地個休閒樣

第一棒到起點準備mass start
好鬼緊張
當鐘/槍聲(唔記得)一響,個個一支箭沖晒出體育館。
當我地個第一棒對比下最後個批出去,我地呆咗
不禁歎氣
唔好包尾呀~
第一棒跑緊期間,我地就研究點接棒。 賽會擺咗個spectator control 係體育館,如果上一棒來到打呢個控制點,你就應該去接棒區準備。
上一棒翻到體育館要跟住欄杆兜個大圈然後交低自己地圖, 再係欄杆度搵自己隊友的地圖,跑去接棒區交比下一棒。( 以上完全係自己摸索翻來,佢冇任何demonstration, 第一棒時真係唔知發生咩事)
我地第一棒11分幾翻來,聽落已經好快。 但整個比賽第一個男仔翻來以8-9分幾翻到體育館, 真係閃電一樣咁快。
接過第三棒幫我攞的地圖,我馬上轉身一邊看地圖一邊跑出體育館。
這條course 有不少route choice 需要我選。正如第一個同第六控制點行左定右, 雖然望落好似差唔多咁。
整體其實順,除咗第10個控制點,明明咁近,我花咗2分鐘落去。
應該又係因為低級錯誤—冇正置地圖。行咗去第二邊。 跟住我又定唔到位,又心急。最後,我唯有翻到路交界定位。 咁岩有人到,終於比我搵到第十個控制點。如果唔係呢個點, 我應該可以12分鐘翻來
好失敗
另外,我地4個都跑得好辛苦。
唔知點解,因為唔習慣當地空氣?跑起來好難呼吸, 個喉嚨會好似著火咁又好似乾得好緊要,總之好唔舒服。
最後沖線時,勁囉
有睇現場或直播朋友就會知
我同另外個外國女仔同時打完last control 然後沖翻終點
剛入到體育館時,佢爬咗我頭。然後我加速希望爬翻佢頭。我得咗 啊哈哈
我地好近,要鬥快打終點。之後,由於我身軀「巨」,bell 開咗佢
我冇心的。我地想打終點時,個judge 叫停我地,評核邊個翻來先,最後係我
AHAHAHAHAHAH yea 冇最尾
瑞典第一場比賽就咁完咗。
真正的挑戰等待著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